李跃:科技创新引领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

来源:航天科工集团 发布日期:2018-02-22 点击:4889

2月1~2日,2018工业互联网峰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总经理李跃受邀参加峰会,并作了题为《科技创新引领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的主题发言。

李跃总经理指出,工业互联网将成为推进航天科工集团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新引擎”,实现航天工程技术在融入市场、融入社会、融入国际的进程中,再攀技术创新的新高峰。我们将抓住历史机遇,推动中国特色工业互联网向更高层次、更广范围发展,全面支撑我国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目标的早日实现。

以下为李跃总经理发言全文,供大家学习探讨。

尊敬的马凯副总理,苗圩部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

很高兴参加2018工业互联网峰会。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推动和工信部等有关部委及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的直接组织下,工业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技术体系不断完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已越来越广泛地被各行各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认可为应对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良方。

航天科工作为国有骨干企业,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国防建设、服务国计民生为战略出发点,从事着国家战略性高技术产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航天科工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态势,着眼于“大防务、大安全”发展理念,坚持走军民融合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之路,在数字化导弹工业体系、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等新产业新业态建设方面开展了前瞻性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成效。

尤其是近年来,航天科工积极贯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以“中国制造2025”和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意见为指导,不断细化丰富云制造技术体系、标准体系、产品体系和应用体系,形成了INDICS+CMSS云制造支撑系统,打造了具有我国产业特色的云制造解决方案。

今天峰会的主题是“创新引领 融通发展”。我们所处的时代正是协同共享、融通发展的时代。党的十九大强调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符合工业经济向智能经济时代过渡的发展趋势。工业经济时代的主要特征是“标准化设计、批量化生产、同质化消费”,而智能经济时代需要不断满足“定制化设计、柔性化生产、个性化消费”的要求。工业互联网恰如其分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能够为制造业提供一个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云化的共享平台,通过“智能制造、协同制造、云制造”的生产方式实现更加高效、绿色、精准、个性化的制造与服务,通过生产方式创新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消费升级换代的时代需求。

航天科工打造的中国特色云制造解决方案兼容智能制造、协同制造、云制造三种模式,致力于在满足智能制造、协同制造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支持不存在线下固定配套关系的企业间直接开展线上协同制造(即云制造)。具体是以企业智能化改造作为服务中国“智造”的突破点,从工厂、生产线到制造单元/设备多个层面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通过示范建设积累大量制造数据和智能化改造经验,促进更多企业进入“云制造俱乐部”,支持企业间开展线上协同制造和云制造,推动产业经济再分工、产业地图再分布、生产要素流动再平衡。这就需要社会力量与资源共同参与,打造工业互联网生态圈。

航天科工通过“先内后外,内外融合”的方式推动中国特色云制造解决方案落地。首先以内部企业作为“试验田”,以数字化导弹工业体系为引领,着力打开集团内部的数字围墙,尝试打通大型企业集团内部资源与社会资源间的“最后一公里”隔离带。一方面实现了集团科研与试验等制造资源的整合共享,盘活存量资源,压减重复投资,提升投资效益;另一方面,以线上数据与智力资源共享的方式开展异地协同设计、协同制造、协同试验,推动科研生产能力由封闭固化、自我配套转向竞争性共享、随机配置。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航天科工实现了内部跨研究院、跨单位的协同设计、生产、服务,内部资源的运用效率提高40%,工作效率提高30%,基本形成了“制造与服务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的发展形态。

在外部,航天科工以智能化改造、云制造认证、云制造综合服务、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抓手,“上下结合”,面向社会提供覆盖产业链全过程和全要素的生产性服务。一方面,整合发布内部设备资源1.3万余台,内部专业能力2600余项,标准规范和专利5万余份,以航天技术和管理模式打开工业互联网生态建设入口;另一方面,通过两届工业互联网APP大赛以及以质量认证和履约能力认证为代表的云制造认证和综合服务,吸引近500家企业约900款工业APP参与生态建设,近万家社会企业通过认证和服务,解决了企业间实现随机协作配套的困境和瓶颈。

航天科工提出的中国特色云制造解决方案在国内外的布局取得显著成效。国内已完成江西、四川、贵州、内蒙古、江苏、辽宁、甘肃、广东、浙江、安徽等10个省份落地,并推动江西航天云网、贵州工业云、安徽工业云、内蒙古工业云、京津冀工业云等地方云平台上线运行;国际上已开通英语、德语、波斯语、俄语、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等7个语言版本的国际云平台,并在德国、伊朗、巴基斯坦、美国等4个国家正式落地,境外入驻企业超过1万家,线上线下资源能力不断丰富,打通更多国际业务流程,积极对接海外市场和用户,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全球推广与运营快速推进。

2018年,航天科工将继续通过发挥航天科工在技术、创新、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推动社会资源配置优化集成,牵引带动大、中、小、微企业共同进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一方面,航天科工已经与宁波、常州、广州、天津、沈阳、郑州、重庆、新疆等地建立合作,推动云制造解决方案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南部地区、新疆等七个区域的落地布局,将以“城市带动省份、省份辐射区域”的模式,为更多企业搭上工业互联网发展快车提供服务,全面支撑国家百万企业上云和打造百万工业APP等重大举措落地。另一方面,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下,不断完善云制造支撑系统,不断丰富工业互联网和云制造应用场景,按照共商、共建、共享、共治的原则,涵养超过200万家线上企业生态,在智能制造、工业软硬件、工业大数据、信息安全等领域形成一批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

需要指出的是,经济指标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唯一目标,甚至不是主要目标。我们希望工业互联网成为牵引航天科工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火车头”,实现航天工程技术融入市场、融入社会、融入国际、融入时代的“反应釜”,成为航天科工在推动我国相关产业发展进程中承担“社会总体院、总体部、总装厂”角色的主要载体。

我们的探索才刚刚开始,创新未有穷期,全球工业互联网尤其是云制造业态的深度融合发展是一篇大文章,代表中国创造全新的制造业发展模式是我们不懈的追求。我们将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科技自信,抓住历史机遇,推动中国特色工业互联网向更高层次、更广范围发展,全面支撑我国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

最后,衷心祝愿大家交流愉快,预祝本次峰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